反映科技成就 激励人才创新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反映科技成就 激励人才创新

中国科学院集邮协会会长 邱举良2023-12-12来源:中国邮政报

  为了做好《科技创新(四)》纪念邮票选题工作,我们汇总了国内外数十家权威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评选出来的2021年和2022年十大科学进展、十大科技新闻的内容,梳理出这两年我国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成果2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成果26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成果20项、“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成果9项。按照科研成果的创新度和影响力以及科学领域分布等指标,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对这80项成果进行了认真分析,形成了《科技创新(四)》纪念邮票的选题建议,提出了优先考虑的5项成果和备选5项成果,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多次讨论,确定最终方案并报国家邮政局批准。这5枚邮票是:人工合成淀粉、多年生稻、“祝融号”火星车、夸父一号、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今年6月初,《科技创新(四)》纪念邮票的选题确定后,我代表中国科学院集邮协会陪同北京邮票厂的责任编辑温文雅老师去了位于天津的人工合成淀粉研发地、云南大学在勐海的试验基地(多年生稻研发地)和位于四川稻城县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进行实地调研,为邮票设计者收集第一手资料,得到相关项目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一致认为,中国邮政和中国科学院将项目成果通过国家名片的方式加以宣传,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科技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激励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相关科技人员在紧张的研发工作之余,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科研成果的创新点、重大意义和应用前景。初步设计稿提出来后,他们又从科技角度严格审查,提出修改意见或者给予认可。 

  在该套纪念邮票的设计过程中,邮票主创人员可谓煞费苦心。设计师拿出初步图稿后,围绕相关科技人员项目成果的创新点征求意见,不断修改。譬如“多年生稻”这枚邮票图稿的设计,从名称上就有讲究。人们习惯将稻称作水稻,但在这枚邮票的命名上去掉了“水”字,因为这种稻不一定栽种在水田里,还可以在坡地上种植。另外,“多年生”的概念并非“割了一茬长一茬”,实际情况是这种稻在收割一茬后,从根部分蘖出新芽,而不是从茎杆上再长新苗。我们在田间考察时,特意找了一株稻苗,小心翼翼地刨开它的根部,形成一个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根系和新芽的情况。我们拍了许多照片提供给邮票设计师了解这个情况,并请设计师在绘图时尽可能地将这个创新点表现出来。精益求精、完美呈现,是这套纪念邮票的设计亮点。 

  该套邮票将重大科技成果的创新点和要素浓缩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通过这样的载体传播我国的科技发展成就,更加贴近大众,同时能够吸引青少年、学生,让他们接触到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能让大众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比如表现“人工合成淀粉”和“多年生稻”的两枚邮票,就涉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问题,与我们的一日三餐息息相关。 

  我相信,《科技创新(四)》纪念邮票的发行,一定会在我国的科技界特别是在青年科技工作者中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通过邮票的形式加以宣传,是对科技人员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一种认可和褒奖,更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调动创新精神,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敢于担当作为,努力实现更多的从0到1的突破,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打造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中国科学院集邮协会成立于1988年4月28日(首套《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发行之日),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内集邮爱好者组成的群众性文化团体,常年坚持组织“双月”学习、交流和讲座,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等活动。中国科学院集邮协会配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长期以来积极参与邮政部门对科技专题邮票和邮品的选题论证、实地考察、设计制作,以及专业咨询和鉴定的各项工作。协会曾与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系列纪念封和《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们愿意与集邮界和社会各界联手开展各项集邮活动,大力宣传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愿我们的国家因科技更加强大,人民的生活因科技而变得更加美好!

网站地图